青春的呼喚,使他的信念在心中牢牢扎根,腳下的追尋讓他不斷成長。吳海龍自2015年6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后當過煤礦監控員、區隊技術員、技術科技術員、災害治理區技術員,他踏實的工作作風,樸實的話語,憨厚的笑容,贏得了身邊同事的肯定與支持。
作為一名90后,他有追求、有理想,熱愛工作,熱愛生活。剛踏出校門上崗后的他從事監控員,于是他立刻轉換角色,很快便適應了煤礦的工作和生活,在大家眼中,監控調度工作簡單舒適,可他不這樣認為,他每天通過視頻認真巡查井下生產和地面車輛運輸的安全情況,工作之余還認真學習監測監控方面相關知識,向有經驗的監控調度主任學習監測監控系統原理及應用,很快便了解了監控系統,并能夠處理簡單系統故障。
2016年6月,煤礦組織大中專畢業生進行考試,為新成立的掘進二隊選拔一名技術員,吳海龍踴躍參加并以86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從監控員成長為一名技術員。任掘進二隊技術員后,他深知以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還無法滿足井下工作要求,因此他每日跟班作業,對井下每一處作業地點都細心察看,即使是一顆螺絲釘,一個液壓U型卡子,一個小接頭,他都要仔細排查,更快的熟悉井下機械設備生產作業,掌握第一手資料。在不斷的熟悉過程中,他漸漸發現一線員工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要想全面開展好安全生產工作,只有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才能有力地保障安全生產。于是他每天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規程,摘錄下與實際結合的相關知識,在班前會中將自己筆記里的內容分享給同事,并且每月組織隊內員工開展一次針對本月學習內容的考試,不及格者通報批評。這些活動的開展提升了隊內員工的安全意識,在煤礦年底組織井下一線技術骨干、班組以上人員考試和現場安全知識搶答活動中,他所在班組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獲得紀念品最多的隊伍總是掘進二隊。
2017年10月,因崗位需要,吳海龍被調到了技術科,他又開始熟悉技術資料,從測量儀器的正確使用到CAD制圖,從安全技術措施到作業規程的編制,他很快熟悉了技術科所有軟件資料,同時他負責的應急管理和職業危害資料多次受到集團公司和上級部門領導的好評。2019年初他又被調到災害治理區從事災害治理區技術員一職。面對新的工作挑戰,他堅持每天深入采坑現場,處處留心,車輛點檢、安全確認記錄他都認真檢查,對車的制動系統、倒車語音系統、滅火器是否完好等進行反復逐一檢查,在同事休息時,他研究災害治理區剝離、開采各環節安全注意事項并及時總結技術經驗,自擔任災害治理區技術員以來,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奔赴采坑盯現場。經過不斷的摸索與實踐,如今他已熟悉露天剝離開采技術,并制定了相應的安全責任考核機制和“質量標準化、操作正規化、管理精細化”等安全管理條例,為災害治理區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海龍在工作中總是沖在最前頭,臟活累活搶著干,付出總有回報,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幸福之花,在他的努力下各項工作也結出了累累碩果,更加展示了當代優秀青年的良好風貌。
文/圖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