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國是瑞豐熱電公司一名普通檢修工,2009年他來到瑞豐熱電公司,成為烏蘭大家庭中的一員。在十余年的工作中,他以踏實勤奮的工作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業績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正如他所說:“吃這口飯就要對得起這只碗”。
瑞豐熱電公司鍋爐設備需定期檢修,以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機組運行的安全性與經濟性,對于呂志國來說,鍋爐檢修最困難的就是鍋爐埋管、鍋爐水冷壁補防磨瓦,因施工空間有限,只能一人作業,需要仰焊、點焊,并且必須一次性成功,如有不慎就會燒壞瓦片邊緣,需重新打磨,重新焊接,這樣就對焊接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作業時,一個姿勢需要堅持一個小時,如果沒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一種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很難勝任此項工作。
2018年8月份,石圪臺煤礦供熱管道維修改造,因石圪臺煤礦地勢和建筑物等環境條件限制,施工難度大,焊接質量要求高。呂志國被派遣全程參與本次供熱管道維修改造任務。在施工過程中管道溝的開挖要隨現場情況而定。有一次,鍋爐房至煤場的地溝管道焊接時,因管道在柏油路中間且呈一定角度,當時根據現場情況,需破路后揭蓋板進行處理,但破路會影響煤礦的正常生產。最后呂治國決定,采用兩個方向進料作業,在拐角處碰口焊接,這樣就對焊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空間的限制和供熱管道過于沉重,用吊鏈才能提拉到位,同時在提拉的過程中還要保護供熱管道的保溫皮不受損壞。焊接過程中由于空間的限制,管道距離地面太近,人無法對管道的下面進行焊接,他便又想到一個主意,采用“開天窗”方式對接口進行焊接,他最終在不影響煤礦生產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了供熱管道的維修改造任務。
擔任檢修車間主力隊員的呂志國在工作中處處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2018年11月,熱電公司新建煤棚鋼結構單件拉運到現場,公司要求檢修車間自行完成安裝,這是檢修車間第一次進行鋼結構安裝,新的挑戰擺在眼前。本次鋼結構安裝不僅是露天作業,還是高空作業,作業高度11.5米,除了要克服天氣的變化、冰雪的侵蝕,還得時刻注意高空作業安全,為了能圓滿完成安裝任務,他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作業前進行了安全技術交流和相關作業安全學習。他每天穿著厚重的衣服,進行立柱、梁、橫拉桿、檁條、墻面彩鋼、屋面彩鋼結構的螺栓固接。寒冬時節,冰冷刺骨,坐在冰冷的鋼架大梁上,一天下來手腳都被凍麻木了,可他每天都是強忍著堅持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辛努力,他們順利地完成了新建煤棚鋼結構的拼接安裝和密封工作。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不僅表現在他能出色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同時,他也能協助公司完成好其它維修焊接工作。平時,他和同事們也經常切磋焊接技術,主動給工友示范焊接手法,幫助同事提高焊接技術,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工友們的焊接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他曾先后獲得瑞豐熱電公司“先進生產者”和“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并榮獲集團公司2015年度職工技術比武“二等獎”。
他甘于奉獻,懂得感恩,多少個寒來暑往他始終堅持信念,在工作崗位上堅守著。他說:“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你的風景終會出現?!?/span>
文/圖 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