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光鮮的外表,有的只是樸實無華,他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兢兢業業,他沒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任勞任怨和至今不變的那份熱情。
菅存義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都勤于學習,經常到各區隊了解配件加工、設備性能、設備維護保養等知識,使自己在設備管理、現場管理方面有了豐富的經驗,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每年煤礦進入夏、秋兩季,井下尤為潮濕,電氣設備也容易受到腐蝕,給設備維護保養帶來了重重困難。2018年8月,正值131208工作面回采作業,該工作面原煤含水量大,且在750米處連續過空巷、過斷層,采煤機必須加緊時間通過,躲避錯開頂板來壓的時間周期,在此期間綜采隊也必須加大出煤量,結果導致皮帶堆煤保護系統多次誤報警,耽誤了正常生產。他第一時間與生產制造廠家聯系,通過簡單有效的給傳感器添加“干燥劑”的方法 ,在不失去保護的同時保證了正常生產。
他的業務水平和技能水平在煤礦非常突出,在負責井下電氣設備維修的同時,還擔負著煤礦工業廣場的各項機電環節的維修與日常維護。今年2月的一天,菅存義下班后和煤礦領導請了假,準備回家帶孩子去學校報名。在回家的途中手機突然響起,接通后電話傳來急切的聲音:工業廣場的中央變電所十千伏主回路電源跳閘,現在需要三名熟練電工共同搶修恢復供電。因為煤礦當時正處于停產狀態頂板周期來壓加重,綜采隊正在進行移架作業,一旦停電將導致無法正常作業,可能出現安全隱患。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調轉車頭回到煤礦,經過排查,發現供電主網電壓不穩導致十千伏主回路電源跳閘。他急忙召集人員,經過5小時的故障排查和問題部位清除,在下午2點多終于恢復供電,各區隊也恢復了正常作業。這時他才換下工衣,拿起手機詢問兒子的報名情況,心里滿是對兒子的愧疚。
出生在農民家庭中的菅存義,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煤礦他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井下回風巷內不設電氣設備只能用壓風隔膜泵,但是煤礦壓風管受井下環境影響,管內潮濕,使管內形成大量銹粉。壓風隔膜泵在運行過程中有大量銹粉進入活塞后造成堵塞,從而導致壓風隔膜泵故障頻繁,他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下班后利用休息時間共維修壓風隔膜泵40余臺,為煤礦節約了3萬余元。此外他還帶領著機電隊全體電工參加了131207、131208、131209等多個綜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的安裝、回收、調試等任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將能修復的設備盡量修復,不能修復的設備拆了當配件使用。他利用自己所擅長的電子技術專長,修復了許多被認為報廢的電子線路板、開關電子插件、各類開關綜合保護裝置、水泵開關等等。
在工作之余,他把多年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和井下的專業知識教給那些新入職的大學畢業生們,并且一起和他們研究機電知識,在他的耐心指導下,大學生們很快的掌握了井下的作業知識,他們其中一部分已經成為煤礦機電生力軍。通過日常的學習,他的業務技能、理論基礎更為扎實,使他從一名機電維修工成為了出色的技術大拿。他多次代表煤礦參加了集團公司舉辦的職工技能比武大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工作沒有終點,只有啟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他被集團公司評為“最美員工”,榮譽是對他的褒獎,更是對他的激勵,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將會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用他的熱情與執著,筑夢烏蘭工匠精神。
文/圖 劉偉、李宇